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I WANT TO PLAY A GAME: 究竟PLAY蝦咪GAME有助於改善認知能力

 影片

文/心理三 楊朝鈞
    前陣子到餐廳跟朋友聚餐,聊得興高采烈之際,突然驚覺我們聊的內容都是電玩像是東方Project、潛龍諜影、KanColleTower of Saviors。雖然用英文很有霸氣高端上檔次的感覺,但是很多時候其他同學看到我們在打電玩就會脫口說出:好宅」,這句話背後往往認為電玩影響社交跟學習。在此特別澄清我不是宅,是居家只是不善交際又內向怕生,所以居家型的人打電玩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了強化打電玩的正當性,以下為大家介紹C. Shawn Green and Aaron R. Seitz的論文。
    文中指出市面上的電玩(video game)有多種類型,其中益智遊戲(brain game)就是一種清楚具教育意義或增進認知能力的遊戲。除此之外,Green and Seitz整理其他研究,發現包含介入法及橫斷法兩類型的實驗都支持動作遊戲(action game)的某些要素能增進對應的知覺技巧(Perceptual Skills)。例如:刺激常出現在顏色相似的背景(增強對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或特色相近的背景(增強視覺敏銳度visual acuity)。以及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例如:心向旋轉(mentally rotate)、多工作業(multitask))、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但是仍需要更多研究來佐證。
    至於其他類型的遊戲例如即時戰略遊戲(real-time strategy game)因為有部分特色跟動作遊戲雷同,像是同時監控多個訊息用來做出最快最好的決定,所以也有增進多工作業的能力。但是卡牌遊戲(ex:爐石)、社會遊戲(模擬市民)、手機遊戲(憤怒鳥)被認為缺乏增進認知能力該有的遊戲特色。此外,要特別注意電玩並不會只帶來好處,有些遊戲會造成選擇注意力歷程加長及注意力的維持下降,導致上課時不容易專心。
    總結上述可知目前對於動作遊戲有助於認知功能的提升已經有多篇的研究支持,但是造成認知能力改善的因子及其機制似乎還沒有定論。而我們面對越來越精緻的電玩應該要將它的好處最大化,像是用電玩技術做出腹腔鏡跟飛行員的模擬訓練;同時也要注意別沉迷在遊戲中。多留心身邊轉眼即逝的人事物,別成為了遊戲裡的贏家生活中的輸家。

1.   資料來源: C. S. Green, A. R. Seitz. The Impacts of Video Games on Cognition (and How the Government Can Guide the Industry)Policy Insight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015
2.不專業附註:
1.介入法:訓練沒玩電玩的人一群玩電玩另一群仍不玩,然後做比較
2.橫斷法:直接在一個時間點比較有玩電玩跟沒玩電玩的人的認知能力
3.多工作業:像是邊聽音樂邊讀書的能力

4. 益智遊戲:玩玩看就知道了http://braingames.nationalgeographic.com/
5.選擇注意:在吵雜環境中專心聽你朋友說話忽略其他聲音
卡牌遊戲、社會遊戲、手機遊戲範例

想改變生活?意志力不能單打獨鬥

    

    嘿,不吃宵夜要意志力,運動要意志力,早起要意志力,忍受上司、同事、老師、朋友、家人的脾氣需要意志力。我們知道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然而,一天當中有這麼多事情都需要意志力!有沒有想過:這麼多決策、行動,難道只依靠意志力這樣有限的資源嗎?


    來自Chair of Psychology at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TUM) 的Hugo Kehr 教授表示:「人的行為動機由三個元素組成:一,有意識的目標;二,內在動機;三,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種角色需要擁有的能力(例如老師能教課、設計師能看見使用者訴求等)。」
    當這三個組成元素俱全,我們就擁有高度動機,能夠專注地、快樂地工作!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元素不見了,「意志力」能幫助我們彌補這個差距。

    然而,單純僅靠意志力,並無法讓動力一直維持下去。


內在動機,你的執行力好夥伴

   Hugo Kehr 教授的研究團隊想了解三元素中「內在動機」的影響,給予受試者第一份任務,要他們克服一定程度的挑戰。接下來,再要求受試者執行第二份任務,並觀測受試者「留下多少意志力」給第二份任務。研究假設:「當內在動機越強,隨著時間越長,自我控制能力越發能夠顯現。」
  

    第一份任務要求一部份受試者化身演員(實驗組),實際演出電影「春風化雨」當中的「霸道」父親(堅決禁止兒子成為演員);另一部分受試者(對照組)則僅抄寫台詞。
    在接下來的第二份任務,則播映了動畫「冰河歷險記」有趣的場景,並要求受試者不能微笑或大笑。亦即,受試者接連要「在鏡頭前扮演一個不討喜的角色」以及「壓抑笑的慾望」。


    在研究前,研究者曾經測試受試者的「內在動機強度」。起初,他們認為較強的內在動力可以幫助扮演霸道父親的角色。


    事實上,研究結果更進一步發現,在實驗組中擁有較強內在動機的受試者,更不容易在第二份任務失敗。「他們可以利用他們強大的內在動機,完成第一份任務,所以他們有更多的意志力留給第二份任務。」Hugo Kehr 教授表示,「而這樣的差異沒有出現在對照組中。」


    你還在靠意志力減肥嗎?又或者可能每年都有同樣的新年新希望?或許,找出對目標的熱情、試著享受過程,不但能使你樂在其中,也能更有效的達成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片來源:http://pansci.asia/wp-content/uploads/2013/07/988350_227634074028149_1178963400_n.jpg
文獻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0/131015134920.htm

原諒?就看你怎麼道歉


/心理三 陳琬云
    電影開演接近倒數,朋友卻遲遲未到,打了無數通電話卻轉接語音信箱,無奈的看著劃好位的票,心裡面閃過無數的圈圈叉叉,最終還是與電影擦身而過。朋友來電說:「阿我睡過頭了,好啦好啦,電影票我再補給你,改天請你吃飯啦!」內心瞬間燃起無名大火,賠錢是很重要沒錯,但我更想要你的道歉!

    生活中好像不乏這樣的例子,往往我們只想賠錢了事,卻忘記發自內心真誠的道歉也是很重要的。但上述的例子如果反過來,朋友只跟我道歉卻沒有後續的賠償行為,那我還會原諒他嗎?還是他的賠償跟道歉都兼具了,我才能發自內心的原諒呢?

    貝勒大學的喬·安娜博士對口頭上的道歉、行為上的補償兩者與寬恕之間的關聯感到興趣,設計不同的情境來探討此議題。他找了136名大學生,將他們隨機分派到五組,分別是「補償道歉組」、「補償不道歉組」、「不補償道歉組」、「不補償不道歉組」、「甚麼也不做組」,進行三回合的遊戲(詳見下圖)。首先告知他們每一回合都有固定數目的彩券,而每個人都與另一名未知的同學是一對的,這一些彩券的分配者可能是自己、對方、或只是隨機。但事實上他們每回合獲得的彩券數都是實驗者預設的。而在整個過程中他們是有機會透過紙條與對方溝通協調。

             口頭
   行為
道歉
無道歉
賠償
道歉補償
無道歉補償
無賠償
道歉無補償
無道歉無補償

    
    第一個回合所有人僅拿到少數彩券。除了「甚麼也不做組」之外的參與者被告知,獲得此結果的原因是根據對方的分配;「甚麼也不做組」則被告知,這是隨機分配造成的結果。第二回合所有人拿到多數的彩券。「甚麼也不做組」則被告知這完全是隨機分配的結果。除了「甚麼也不做組」所有人被告知這是因為對方的分配。扣除「甚麼也不做組」之後的組別,有道歉的組別會收到一張手寫紙條上面寫著很抱歉剛剛拿了那麼多彩券,這局補還給你。」有補償的組別則會再告知是因對方補償的結果。第三回合告知所有參與者所有彩券可以自由分配給自己與對方。結束分配之後會填一份寬恕的自陳量表,用來評估自己原諒對方的程度。

    研究結果發現有收到補償的分配會比較公平,有道歉的組別寬恕的程度會比較高。有趣的是「補償無道歉組」比起「無補償道歉組」分配上更公平,但是對於寬恕的程度則是「無補償道歉組」比「補償無道歉組」高出許多。推論補償會使人有更公平的分配行為,但在情緒上(自陳量表)並沒有寬恕對方。而道歉(紙條)會使人產生寬恕的情緒,但對公平分配的行為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不管是物質上的補償或口頭上的道歉都能促進寬恕,道歉有時候對於修復傷害也是必須的,但可能只是「沉默在心」的寬恕:心理上寬恕對方,但行為並沒有改變。有補償卻沒有道歉可能會導致「虛有其表」的寬恕:行為上有改變,但內心並沒有寬恕。
   
    這個有趣的研究結果提醒我們,不要以為賠錢就能夠了事,也不要以為僅有道歉就足以息事寧人,最好的方式其實還是雙管齊下,既道歉也賠償。

參考資料: Baylor University. "Actions don't alway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at least, not when it comes to forgivenes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18 July 2012.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7/120718090551.htm>.

圖片來源: http://www.dharmapunxnyc.com/blog/2013/10/12/reasons-to-forgive










酒精使食物益香,益香女人吃越多



文/心理三 許弘昇
 
 酒能使舌頭鬆綁。——荷馬﹔酒能使女人舌頭鬆綁——Dr.Eiler

是否幾杯密酒下肚,更想大啖東坡肉的肥美?
是否口酌沁涼啤酒,就想嚥下幾塊韓式炸雞?

紅酒為牛排提味,白酒使海產增鮮。
(白蘇維濃+洋蔥葡萄柚沙拉佐扇貝西拉+黑胡椒牛小排)
稍加想像食指就已隱隱不安分了起來~

人們喝酒,好像來點東西墊墊胃,再正常不過。
酒是極佳的開胃品,讓人們更想吃食物。

但是!?


到底是甚麼機制導致我們喝酒時,更想吃東西呢?

印第安納大學的William J. A. Eiler II教授思考著:
「酒精,攝入人體後是在體內的哪個部位?
產生了化學反應,使酒精可以增加人們的食慾。」

他做了實驗研究後竟發現...


------------------------------------

大腦

與我們原本想像的不同,酒精並不是刺激舌跟胃,而是直接刺激大腦,使人增加食慾。
大腦下視丘的『某項機制』使人們攝入酒精後增加進食量。

(所以其實不是開胃菜,是開腦菜?

酒精可以使大腦對於食物線索(像是香味,它告訴你東西可以吃)產生更多的反應。



-------------------------------------
他做了實驗來檢驗,實驗的流程如下。

1.他找來了35名女性(都不吃素、抽菸,體重都在健康範圍者),實驗分成兩部分。

2.第一部分用靜脈注射(防止酒精經過嘴巴和胃),對每位實驗參與者注射入酒精。
  然後給予兩種氣味刺激(食物氣味、非食物氣味),並在此時對大腦照核磁共振,
  測量腦中的血氧濃度相依比對(Blood oxygen-level dependent, BOLD)。

3.第二部分也是靜脈注射,對每位實驗參與者注射入生理食鹽水。

  目的是防止安慰劑效應,可以排除在掉「靜脈注射」這個行為,本身會促進食慾的這個可能。
  然後也是給予氣味刺激,同時照核磁共振。

4.在兩次實驗參與者,結束核磁共振照影後,
  提供兩種午餐食物選擇:義大利肉醬麵、牛肉麵。


  實驗結果發現:

  的確,酒精的攝入後,會使的人們在接受食物氣味刺激後,比單單注射入生理食鹽水時,大腦下視丘,對刺激的反應更加敏感了。也有2/3的實驗參與者在注射入酒精後,中午的進食量,相對於注射入食鹽水時,還要增加。

  所以,酒精直接作用在大腦,使得我們對食物氣味等等線索更加敏感,就因此,使得我們十分罪惡的想要吃更多食物。但是,增加敏感度,其實也不必然會使人增加食量,畢竟還是有個體差異,譬如實驗中,就有11位女性的食物攝取量,並沒有明顯增加。

最後。



「非常多的酒精飲料已經含有卡路里,再加上開胃的效果,使人們吃入更多食物,極有可能會產生體內能量失衡,體重也很有可能會增加。」教授Eiler指出。
研究中指出
大腦下視丘的『某項機制』使人們攝入酒精後增加進食量。

但,到底是何種機制呢?

教授Eiler對此表示:酒精對大腦下視丘對這類食物回饋的研究,十分匱乏,呼籲學術界多加研究。




文獻來源:Obesity Society. (2015, June 30). Alcohol sensitizes brain response to food aromas, increases food intake in wome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2,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6/150630122252.htm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e/Wine_Barrels.jpg

吃的健康,保護你的"身和心"


/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四年級 陳儀芸

    大學生常有的症頭,不外乎期中考壓力大,報告趕不出來,以及失戀了,相信以上這些都會是你我心情不好的一大來源。這時那些身旁的麻吉一定會推薦你去大吃一頓,來好好地抒發壓力!! 吃東西除了滿足口腹之慾,還會有吃完心情變好的功效嗎? 那吃些什麼才能保護你的""不被這些壞因素給擊潰呢?

  以前吃只是讓我們活下去的必經過程,但是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已不在只是純粹的吃了!開始會講究吃甚麼能讓我們更健康,甚至活的更久。於是開始有了地中海飲食,蔬食飲食及2010替代健康飲食指標,這都表示吃已經不是因為餓而已,而是為了更健康的身體。那吃是不是也能保護心呢?

  BMC醫學研究比較三種健康的飲食模式,地中海飲食蔬食為主飲食及2010健康飲食替代指標。請15093位無憂鬱症實驗參與者,使用計分系統衡量自己的飲食習慣。愈高分者則表示吃得愈健康,像是選擇蔬果類(omaga-35脂肪酸及維生素、礦物質來源食物)會得到正分數。另外,也會確認會影響參與者飲食及生活模式的因素,像是糖尿病、肥胖和憂鬱症。並在一開始及10年後,使用問卷評估參與者的飲食攝取。總共有1550位報告自己憂鬱症的臨床診斷或是隨後平均8.5年的抗憂鬱藥物使用狀況。

    研究結果食物中的營養特性是可以降低憂鬱症的風險,像是堅果豆類及蔬果。而2010健康替代飲食指標和憂鬱症風險減低有很大的關聯,而可以解釋是因為他和地中海飲食有很多的相似性,有著以蔬果、豆類、堅果及適度的飲酒飲食有關。而首席研究者也提出這樣的關聯是一個閾值,即使你並非非常嚴格的堅持健康飲食,只要過了閾值,便能有降低風險的效果。

    看來健康的飲食習慣不但能幫助我們身體健康,也能保護我們心理生病。而且不一定要真的吃得很辛苦很嚴苛,從一部分開始做起,也會有降低風險的效果。那不是很棒嗎?這樣才是真正的身心靈健康呢。而也因為這份研究是以自陳式的方式做統計,所以也期待研究者能找出食物的營養素倒底是如何造成憂鬱症的原因。 

 資料來源:
1. The above post is reprinted from materials provided by BioMed Central.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3.   Almudena Sánchez-Villegas, Patricia Henríquez-Sánchez, Miguel Ruiz-Canela, Francisca     
      Lahortiga, Patricio Molero, Estefanía Toledo, Miguel A. Martínez-González.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diet quality scores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depression in the SUN Project. BMC 
      Medicine, 2015; 13 (1) DOI: 10.1186/s12916-015-0428-y
 
 圖片來源:

想當歌手嗎?你可能全然不知自己是音樂人才

文/心理三 鄧芷婷

  潛能中有太多的未知數X當沒有得到適的訓就沒有辦法發展,很多時候你以是個一無是處的人沒有找到打開潛的開關一項研發現個性決定的不只是你的人際關係﹑生活習慣或穿衣風格同時也決定你的音樂能力。如果你是個喜歡創新﹑有想像力﹑不會害生活環的人,不妨打開自己的音樂才能吧


  作家Malcolm Gladwell曾說過:「不管是體育﹑音樂﹑藝術或象棋,想要成為該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一萬小時的練習。過去人們總是認為練習得愈多,就愈能取得成功。熟能生巧早在多年前就被廣泛地認同,但似乎並不是在每個情況下都適用的。劍橋大學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個性對音樂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即使你對樂器一竅不通,你也可能擁有音樂潛能。


  劍橋大學和金史密斯大學的心理學家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組成團隊招募了起過七千名志願者,由研究博士David Greenberg帶領,進行了迄今關於個性與音樂專長的最大的研究。他測試了參與者的各種音樂能力包括旋律記憶和節奏感等),再把這些測試中的表現與參與者的五大人格特質: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友善性、神經質(OCEAN作對比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排除了參與者個人的音樂經驗和知識,個性是最能預測音樂能力的因子,尤其是其中的外向性。在開放性得分較高的人更能接受新的思維,而得分低的人則偏愛例行和熟悉的事物,墨守成規,價值觀也較保守。例如在旅遊地點的選擇上,得分高的人傾向每年去不一樣的地方而得分低的人則傾向每年舊地重遊。


  除了開放性外,外向性與自我報有較高的唱能力有關。這項發現對沒有接觸過樂器的人也同樣適用,意味著有些人會完全沒有發現自己其實有音樂天賦。這個研的另外一項研究也指出人們的音樂偏好與思維方式有關。兩項研究都向我們揭示除了我們個人能控制的意識之外,還有共他因素影響著我們如何體驗音樂。



  或許很多人擁有音樂的天賦,但卻從未學過樂器,浪了才能有一天,我們可以光以個性認知能力等的因素來找出音樂天才,父母和老師也能按照小朋的個性來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想要進一步了解此研究中是如何為參與者的音樂能力和個性評分,可以移步至此http://www.themusicquiz.org也許還可便找出你潛能中意想不到的X」!



資料來源: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5, October 13). Have you got the X Factor? Psychologists find that you may be musical and not even know it.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0/151013135831.htm

圖片來源:
http://www.theartcareerproject.com/singin/834/


他人對我們的身分認知取決於道德品質而非記憶



文/心理三 邱恩翎


就算是每天相處在一起的家人,有時心中也會浮現「眼前的人,真的是我原本所認識的那個人嗎?」會出現這種想法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記憶出了差錯,而是因為道德品質所產生的身分認知差異。

我們也許會認為記憶是辨別個體的要件,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他人對於如何辨識一個人,道德品質則成為主要的認同的核心組成部分。根據來自於遭受神經退化病變患者的家庭成員資料顯示,患者主要是道德行為的改變而非記憶的喪失,因此使得患者親密的家人不得不認為患者:再也不是以前的那個人了。 

這項發現被發表於一份有關心理科學聯想,名為心理科學的期刊當中。

由耶魯管理學院心理科學家Nina Strohminger所領導的研究指出:「與你所想的正好相反,或者是說與一般哲學家或是心理學家所認定的並不相同-也就是說,記憶喪失並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與以前截然相異,即便是個人特質的改變,認知能力,沮喪,或是日常活動的基本能力的喪失。有趣的是,當一個事實上已經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但在外觀上卻絲毫與生病前無異,以至於看起來像是從未改變一般。但另一方面,一個人若道德損害,則將讓人難以認識出來。」

Strohminger以及亞利桑那大學的Shaun Nichols曾經共同發表一項研究,顯示相較於心理與生理的特質,道德特質與身分認知的關聯性更加強大。他們想要知道能否以這樣的關聯支撐真實世界中認知改變的情形。

研究中,實驗者徵募248名實驗參與者,這些實驗參與者的家人都擁有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和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LS),這三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其中一種。額顳葉型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都跟認知改變有關,額顳葉型失智症尤其會使額葉功能有所改變,因此而影響到道德行為。另一方面,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漸凍人症)則會喪失自主動作的控制。
 
這些大部分為患者配偶的實驗參與者指出,他們的另一半展現出所患疾病的典型症狀(程度則分別為無、輕微、中度以及重度)。同時也指出他們的家庭成員已經有三十種不同特質轉變,以及自從患者發病以來,與家人之間關係的惡化程度。

當實驗參與者回答,像是:「你是否感覺患者還是你所認識的那個人?」以及「不管疾病的嚴重程度,對於病人在患病以後依舊是原先的那個人,你能感覺到多少?」最後,實驗參與者的回答指出了他們察覺病人的身分認知就像疾病的結果一樣已經改變。

此項結果揭示了阿茲海默症以及導致嚴重退化的前顳葉失智症,對於身分認知崩解的感受遠大於漸凍人症。重要的是,這樣的關聯無法以全面功能退化的差異加以解釋。

統計結果顯示,察覺身分認知的改變與道德品質有強烈的關聯性。幾乎沒有其他的症狀,像是沮喪、健忘以及個人特質的改變,有著察覺身分認知改變這樣顯著的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察覺認知改變的程度與他們認為與患者間關係惡化的程度有關,而這樣的相關也被患者的道德品質改變的程度所驅使:

「對於社會聯繫的健康性而言,繼續將所愛的人視為患病前相同的那一個人,對他們而言是殘酷的。」Strohminger解釋著。

失語症同時也可以察覺身分認知的變化,雖然並不像道德品質上有那麼強烈的關聯:

「當你思考關於語言這件事,你會覺得再合理也不過:語言是我們擁有的一種能精確傳達內心想法給另一個人的工具」Strohminger說著:「若某人喪失這樣的能力,將輕易地被視為無物。」

因此,這些研究提示了我們道德能力形成了如何去察覺個別身分認知的核心。

全球大約有3600萬人口與患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人共同生活,這些發現與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上有直接的關聯。

「大部分的人多少都會認識患有神經退化性疾病或是某種形式的認知衰退的人。無論摯愛因此疾病的進展而自我消失抑或繼續存在,皆是取決於心智所受影響的部分多寡而定。」Strohminger如此結論。

隨著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認為未來關於神經退化疾病的療法務必提出維持一個一向被忽略的因素-道德作用-的相關議題,以確保這些飽受神經退化性疾病之苦的病患以及家屬,能夠擁有一份安寧正常的生活。
 
參考資料: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5, August 17). How others see our identity depends on moral traits, not memor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ctober 22,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8/150817110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