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忙碌的時候,不妨停下腳步,體驗短暫正念的力量


/心理碩一  陳佳儀
    「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沈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沈澱、甯靜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 奔忙,會使作家無法寫作。」--龍應台

    現代多媒體時代的快速成長,出門的必備配件至少有一項3C產品,生活大小事一封私人訊息即可立刻傳遞,互動距離因為科技變得簡便,卻也容易變的過度依賴,成了戒不掉的癮。近期的相關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間因資訊科技進步迅速,與人聯繫變得相當容易,但某些情況下卻是被動、半強迫式的接收他人發出的訊息,故經常使人在日常活動中,出現一邊說著電話一邊對他人比手畫腳,甚至看著手機震動回訊息的經驗。威斯康大學教授Shawn Green教授指出,大多數人可以同步接受多重媒體任務(media multitasking)或訊息,若在重疊狀態下處理主要事物外,試圖同步做其他事情,容易使人瞬間分心、專注力下降,意味著工作效能與任務執行力將受到影響。

    美國威斯康大學對於如何在多重媒體任務處理下,增加專注力進行短期正念介入研究,2014-2015年於威斯康大學麥迪遜分校招募48位學生,經媒體多任務指數(MMI)測試專注力表現,排除6位指數異常受試者,42位參與者依任務指數分組(22位列為HMM模型組/實驗組,20位列為LMMS模型組/控制組),使用OptiPlex電腦給予相同多重視覺刺激,任務切換過程引導受試者進行短期冥想與深呼吸放鬆技巧,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在多重任務下短暫關注自己的呼吸,反覆練習吸、吐氣,在專注力表現指數上,能有效提升。

「我們總認為,媒體資源大量出現時,可以快速同步處理,卻忘了注意力溜走的時候,是無法持續關注手邊的工作。」--Shwan Green


   奔忙,容易使人心境漂移,無法沈澱、也無法創新。下次在心煩意亂時,發現注意力偷偷溜走,不妨重複執行短期正念練習,關注當下、調整呼吸,一遍遍找回注意力。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正念可幫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文/廖珊儀
        大腦研究結果證明,正念訓練可以幫助退伍軍人發展更多能力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並擺脫被套牢的思想那痛苦的循環,正念可以幫助把創傷的人帶到一個地方,讓他們覺得能夠更好地處理他們的創傷,讓他們可以幫助自己不被卡在創傷的痛苦回憶裡,研究人員將14個老兵每個星期都固定做正念訓練,把他們和請心理師來治療的受試者相比,這14位老兵更能走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正念是「正+念」的意思,正表示現在進行式、不偏不倚的意思,而非正向或正確的意思;念表示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等心理的內容與變化,所以「正念」的意思是:維持思維念頭想法情緒心境,時時刻刻都能處於當下不偏不倚的狀態,亦即落實活在當下的能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是一種真實的疾病。人們在經歷過擾亂或可怕的事件後,可能會患這種疾病。患者會經常做惡夢或產生那個經歷的可怕念頭,患者會試圖遠離任何可能使他想起那件經歷的事物,在生活中,他會覺得憤怒而且無法信任或關心別人,也可能經常處於對危險的警覺狀態。
       正念可以幫助把創傷的人,不被卡在創傷的痛苦回憶裡。

不想變胖,就快來正念一下


文/陳冰妤
               過年時,一時不察的大吃大喝,過完年後才發現,天啊!我的肚子上多了一圈游泳圈,肥胖可是女性的大敵啊!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減肥計畫,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少吃多動,例如:爬樓梯不坐電梯,三餐吃很少……..等等,但是成效卻很差。
隨著夏天的腳步來到,愛漂亮的姊妹們,是否和我一樣開始計畫著要如何減少身上那惱人的游泳圈呢?然而在少吃多動的情況下,還是不能保證減肥能成功,不過,最近有科學家研究指出正念與肥胖間的關係,很多肥胖者都是無法控制衝動而愈吃愈多,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肚子餓的時候點的東西比平時多,又或者常常在大快朵頤後才發現自己吃過多了,那麼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控制這些衝動,怎麼說呢?持續長期減肥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這不僅僅只是減少飲食而已,還跟大腦功能中飲食與運動的變化有關,范德堡大學最近做了一項研究提出:兒童早期使用正念的方法來控制飲食可能是最接近體重管理的一種方法。
正念指的是「當下有目的的關注」,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證實正念可以提高抑制衝動及減少衝動,那衝動和肥胖有何關聯呢?由於肥胖和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可能與控制抑制衝動的大腦連結之間的不平衡有關,研究人員說:大腦有三個區域是和體重及飲食習慣有關的,即「下頂葉」–與抑制機制有關,一種自動反應的覆蓋能力、「額極」–與衝動機制有關、「伏隔核」–與獎賞機制有關,而正念可以幫助治療或預防兒童肥胖。
研究人員收集了388-13歲羅克蘭孩子的資料,其中五位兒童被列為肥胖,而其中六位被列為超重。數據包括兒童的體重及描述其飲食行為、習慣的答案,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用MRI掃描大腦那三個區域的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大腦功能中體重與飲食行為的平衡是有關連的,也就是說,吃的比較多的兒童,在大腦中衝動機制的連結比抑制機制的連結還強烈,相反地,當我們幫助他們避免過多的食物時,則大腦中抑制機制的聯結將會比衝動機制的聯結來的強烈。
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Niswender醫生說:不只大人,尤其是兒童,也有愈吃愈多的趨勢,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為了生長和生存,但在一應俱全的現今,充斥著許多現成高能量的食物來說,反而是將兒童推向肥胖的危險之中。研究人員認為正念可以重新校準兒童肥胖症中大腦這種不平衡的聯結。

參考文獻: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1/160121092312.htm

圖片來源http://s2.buzzhand.net/uploads/2b/1/799825/14399545223544.jpg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別再逃避壓力事件了,試試改變面對壓力的態度吧



文/洪敏軒
        遇到壓力時,朋友總是告訴我說:你要放寬心,找出一個宣洩壓力的方法,不然遲早會得病的
     這樣的情境好像一而再再而三的在你我現實生活中上演,讓我們覺得如果時常碰到壓力事件就會被這搗蛋鬼弄出一身病似的,而從以往的研究結果看來壓力也的確跟心血管疾病有著曖昧不明的關係,到底現在的科學家能不能把這段曖昧的關係說明清楚,為甚麼有些人可以向國父遭受10次革命失敗的重大打擊卻還能堅持第11次?而有些人卻只要遇到一丁點壓力就從此一蹶不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為了瞭解日常的壓力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究竟為何,楠希(Nancy L. Sin)女士和她的同事利用一種可以預測心血管疾病的技術「心律變異度分析」,希望藉此找出心律變異度和壓力之間的相關性。根據楠希的說法,高心律變異度的人是被視為比較健康的,因為高心律變異度代表他面對挫折的復原力比較好;相反的,心律變異度較低的人在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卻比心律變異度高的人來的大。

    實驗的起源和過程

    楠希發現,我們都知道憂鬱和壓力對身體有害,但是卻很少把焦點放在憂鬱和日常壓力到底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了那些傷害,因此,在楠希做這項實驗之前,也很少研究去討論心律變異度和日常壓力事件的相關性。
    為了完成這個計畫,楠希蒐集了909位參與者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連續超過八天的電話訪問、心電圖的結果等。在電話訪問的過程中,參與者會被要求回報當天遇到的壓力事件並且對該事件從完全沒影響影響重大主觀評分;也會被問到當天是否有產生負向情緒(生氣、難過、緊張)。在統計結果出來後,楠希發現根據參與者的回報平均上42%的人每天都會發生至少一件中等程度的壓力事件。

結果出爐  
    
    根據統計,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回報每天遭遇壓力事件數較多的人其實並不是那些心律變異度較低的人;反而心律變異度較低的人是那些認為自己遭遇的壓力事件屬於重大影響和有較多負向情緒的人。 

    這樣的結果告訴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與其一味地避免壓力事件,不如調整我們如何看待壓力事件和對壓力事件產生的情緒反應。楠希女士也表示,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能夠讓大家重新看待壓力事件,並且能幫助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健康。

資料來源:
Nancy L. Sin, Richard P. Sloan, Paula S. McKinley, David M. Almeida.Linking Daily Stress Processes and Laboratory-B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Midlife and Older Adults.

圖片來源: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A3%93%E5%8A%9B&espv=2&biw=1366&bih=667&tbm=isch&tbo=u&source=univ&sa=X&ved=0ahUKEwjr6bKy5pXMAhWBoJQKHVvnCdoQsAQIHQ#imgdii=3Hcf50t99lt_tM%3A%3B3Hcf50t99lt_tM%3A%3BzdzL7bbN6kFbvM%3A&imgrc=3Hcf50t99lt_tM%3A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換位思考的力量


文/吳苡瑄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學家在進行研究中發現的性別差異----有關於寬恕與同理心,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而是在研究中發現的有趣二三事,所以本篇文章也不呈現特定的研究。

    (本篇文章的男女分別指稱生理男性、生理女性)

    不論是治癒自己或他人,寬恕都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手段。
    但令人意外的,兩性的寬恕能力似乎不同。

    根據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心理學家Exline的研究,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寬恕的過程中碰到困難。
    這或許是先天造成,但他們也發現:男性可以透過發掘自己的同理心來讓寬恕他人變得更容易!怎麼做呢?研究團隊解釋,可以利用讓男性「看到自己似乎也會做出和心中無法寬恕的某人同樣的行為」來增強寬恕所需的同理心。

    Exline發表過許多關於寬恕、同理心的研究。其實性別差異並不是他研究的主題,但這卻影響到了他的研究。「我們嘗試用各種方式解釋,但寬恕的性別差異就是一再又一再地發生。」Exline表示。

    例如:當被要求回想自己曾犯的錯誤,兩性會有不同的反應。
    男性,變得不再那麼記恨曾經得罪他們的人(=更容易寬恕);女性選擇寬恕的程度則沒有出現差異。(並且,先前測量的基準點發現,女性本來就比男性更容易選擇寬恕)


    Exline表示先前的研究顯示,成年男性與女性在「想要報復(=無法寬恕)的程度」的基準點並不同,或許因為在多數文化下,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常被教導要同理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場著想。

    所以在Exline這些年的研究中,當女性被要求回想自己曾犯下的錯(並且和某人犯的錯類似)之後,和男性相比,他們想要報復某人的程度下降的較不明顯。

    但對於兩個性別而言,理解到自己可能犯下和他人類似的錯誤,都會讓這個錯誤顯得比較和藹可親、不那麼嚴重!更可以增加對犯錯他人的同理心,讓人們感覺與之更加接近。對的,這麼做對男性與女性都有效果。

    值得一提的實例是:Exline參與的一個關於寬恕美國911恐怖攻擊者的研究中,發現當人們能夠設想、假設自己的政府也可能會做出同樣的事情,神奇的事發生了:人們變得不那麼想要復仇,他們變得不太認為恐怖份子應該當場被殺害或判處死刑,反而更支持與之談判,以及關心社會經濟援助。

    Exline這個發現的最大價值,不只是「男性比女性不擅長寬恕他人」,而是:即使天生不擅長寬恕,但仍然可透過換位思考的練習,增進寬恕的能力。

    最後,筆者認為,最近台灣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層出不窮,也可以用Exline的研究發現,帶出一些思考脈絡,例如:「寬恕」可以讓人們歸因於社會、經濟等現況,去思考不同的幫助方式;對於被害者家屬,「寬恕」也可能讓他們的受創的心理光譜走出黑暗地帶。那麼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讓他死」「快點去死一死」這樣的獵巫方式,去面對發生頻率越來越甚的隨機殺人事件?
  

    情緒宣洩之後,我們是否能用同樣的力氣去讓社會更好更溫暖?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3/080303145228.htm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快樂不只來自吃,少吃點還是能開心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 陳儀芸
: 小明,你今天實在太棒了! 不只主動幫媽媽我做家事,在學校的數學考試還考了100分,媽媽要獎勵你,帶你去吃快樂兒童餐。小明~~~ 好開心啊!我能吃快樂兒童餐了!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呢?小時候只要表現良好,爸媽就會獎勵你,帶你去吃份快樂兒童餐,但是這個快樂兒童餐是真的因為裡面的食物能讓我們吃的開心嗎?
亞利桑那州(Arizona's Eller) 和南加州馬歇爾(Southern California's Marshall)大學研究發現,在和正常分量比較時,當提供一個少一點分量的食物再加上一個非食物的獎勵時,無論小孩或是大人都會選擇分量少一點的。但是照理來說,吃少一點對大多數的我們是會有短期的不快樂,因為我們需要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少吃些。那有甚麼方法呢?或許我們可以試試看把一個短期的慾望(像是想吃的食物)和另一個短期的慾望(例如想要的東西)合在一起,而這樣的結合還能解決一個長期的慾望(例如獲得較健康的身體)。而在實驗中也發現,我們腦部在當我們獲得小玩具、較少份量的食物或是樂透彩券時,和獲得正常分量食物時,亮起的區域是相同的,所以獲得滿足其實是一樣的喔。另外實驗也發現,比起給予一個確定性(你有1/5可以獲獎)的獎賞,我們會更加想要一個可能性(你可能獲獎)的獎賞。這種不確定的獎勵可能更能喚起我們的情緒,而在對於自己是否能中獎,能讓我們更有希望的感覺。
因此並不是只有一直地吃才能獲得快樂,吃少一點再加上一些別的獎勵,也是能感到快樂的,且除了得到快樂,也能滿足慾望,甚至還能更健康一點。我們可以藉由一些成就;像是工作升遷來取代食物。而父母也應減少孩子好的行為和食物連結起來,而是和非食物的連結,才能避免暴飲暴食。因此回到前面提到的,常有的獎勵方法:快樂兒童餐,真的是食物讓我們吃的開心嗎?或許應該是小份的食物加上一個免費玩具的概念,但是如果真要獎勵小孩,或許也可以改成一份小餅乾加上非食物的獎勵,能少吃些、健康些,但是一樣的快樂。
資料來源:
1.          The above post is reprinted from materials provided by Cornell Food & Brand Lab.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2.          Martin Reimann et al. Can Smaller Meals Make You Happy? Behavioral, Neuro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sights Into Motivating Smaller Portion Choic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January 2015
3.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1/160107094422.htm
4.          https://stock.tookapic.com/photos/31943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道歉,讓自己更輕鬆


文/心理三  戴汝
「我一直都覺得,如果我沒有對他說那些話,或許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可惡!我怎麼這麼沒用,連這種事情都做不好」
       你也常常會有這種「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的想法嗎?根據貝勒大學心理學家的研究,如果我們在第一時間向被我們傷害的人道歉、賠罪,我們會比較容易自我寬恕,較不會被道德感綁架。這是一篇發表在《正向心理學期刊》的研究。心理學博士研究員Thomas Carpenter說:「我們常常將道德責任和愧疚感綁在一起,因此我們會對自我寬恕有障礙。因為我們會覺得,『感覺很糟糕』是自己應得的。」而這篇研究指出,透過「賠禮行為」,我們比較容易允許自己從這樣的掙扎中解脫。
        這篇研究是由兩個子研究組成的。其一是,讓269位參與者回憶他們曾實際犯過的不同錯誤,範圍非常廣泛。其二則是詢問208位參與者一些假設性的犯錯情境。在第一個研究中,參加者會被詢問在實際犯下的錯誤當中,有幾件是可以自我寬恕的;有幾件是在經過道歉、請求原諒之後恢復的;有幾件是他們覺得對方原諒自己的;以及有幾件是他們覺得自我寬恕是道德上可接受的。根據結果發現,當「賠禮行為」做得越多,在道德上就越能接受自我寬恕。甚至,得到對方的原諒似乎也會幫助我們在道德上接受自我寬恕。但這個研究的限制是:「每個人的錯誤都是不同的」。為了能夠進一步證實假設,在第二個研究中,他們使用標準化的假設情境:「因為自己不能承擔錯誤,導致朋友被開除」。實驗者得到與研究一相似的結果,但「是否有得到對方的原諒」對自我寬恕的影響很小。
       最後,研究也指出:「越內疚/把錯誤看得越嚴重的人,越不能自我寬恕;可以透過賠禮行為來減少自己的負面感覺,讓自己更容易自我寬恕。」另外,女性較男性難寬恕自己。
       自我寬恕是道德上一個模稜兩可的範圍。我們會相信自己仍需要繼續為自己的錯誤做補償。透過賠禮行為,可以讓我們站在正義的天平上。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5/140513132649.htm
圖片:http://ext.pimg.tw/polomanbo/1366379087-3656509583.jpg?v=1366379090

性愛頻率與生活幸福感



       

                                                                                                                                                                                                                                                                         文/張洵

             性行為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從Wiki裡敘述來說性愛或是性行為是為了

1.     進行生育後代。
2.     獲取愉悅體驗的情事。
      
        性慾與性行為是由親密關係所延續下來的,會對另一半產生想要跟他結合的慾望,對於伴侶或夫妻扮演一種調劑生活的方法,我有一個朋友說過當伴侶間的性愛頻率降低他們之間的感情狀態有可能正在劣化。也有很多的報告跟自助讀物都曾經宣稱性愛頻率越高越能得到生活上的愉悅感,普遍的調查跟大部分人們的認知都會認為伴侶或是夫妻間若有較高頻率的性生活也會有更高的幸福感。
        但是我們會認為性生活頻率跟幸福感之間有正向關係可能不止一種原因,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如果跟另一半相處愉悅並感到幸福的話就會想要跟對方發生更多的親密行為來維持火熱的關係,另一種可能就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的身體表示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體能、賀爾蒙、精神狀態)都維持在高度的狀態能隨時提槍上陣而能提升性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

         性生活頻率高低跟幸福感會有因果關係嗎?
        為了想了解這之間的關係,實驗者在實驗階段指派某些伴侶增加做愛的頻率 ,實驗結果顯示單純只有較高的性生活不會增加伴侶間的幸福感我想這跟正向心理學所說的延遲所帶來的快樂有某種異曲同工,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增加性生活頻率會減少想要做愛的想法(會感到麻痺或厭倦)或是在性愛中感受到愉悅。實驗中受試者是128位年齡介在35-65歲的健康參與者,且是已婚的異性夫妻。
        實驗中把64對夫妻隨機分派成兩組,

        一組為沒有收到提示要更改性愛頻率
        另一組被要求把每周的性愛頻率更改成2(即本來一周2次改成一周4)

        每個參與者在實驗前期都要獨立回答一系列心理測驗(身心狀態、幸福感、關係品質)作為實驗前基準,實驗期間需要經由網路問卷填寫
         健康行為
        幸福感程度
        性行為如何發生?什麼樣的型態?性愛帶來的愉悅感高低
        最後分析是否基線標準是否在這三個月的實驗期間有所改變。

         在被要求性行為頻率加倍的組別的確增加性行為頻率,但是這個指令不但沒讓伴侶間的幸福感增加反而些微的降低了。除了幸福感外,實驗者也發現性行為加倍組別的參與者會覺得性慾減低、性愛中產生的愉悅感也會降低。但這不能確定說更頻繁的性生活會減低對性愛的渴望與喜愛,可能的說法是伴侶間會改變對親密行為的想法,因為伴侶是被要求發生性行為而不是因為感覺到被需要或對對方產生性慾而產生的親密行為。

        如果可以重新改變實驗方法,實驗者會把重點放在如何利用其他方法點燃性欲再產生更多的性行為(例如點香氛蠟燭、變換不同環境、舒適的床單),而不是單純的增加性行為頻率George Loewenstein如是說。
        性慾會比性愛後產生的愉悅更快減退,與其把焦點放在增加做愛頻率不如讓伴侶們學習去創造新奇氛圍來點燃他們的性欲,讓性愛的過程變得更好玩,在探索的過程中享受親密帶來的愉悅。

         最好的辦法是把這些愉悅的感受間隔開來,把習慣化的過程去掉,快速重複的愉悅快感無法帶給你連續性的快樂,計畫性地給予一些驚喜,像開一瓶好喝的紅酒、為對方按摩,讓配偶感受到不同樂趣與情趣;良好的溝通與回饋也能讓雙方延續更好的生活,而這些方法帶來的好處是親密關係的緊密結合,對於性愛與生活愉悅感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





      文章出處及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5/150508105814.htm       Wiki Pedia       Authentic Happiness by Martin E. P. Seligman 



親密有理:正向情緒跟社交連結使你更健康!

               


文/心理二 周子芸

                正向情緒、社交連結與健康的關係,似乎顯而易見。一個有較多正向情緒及社交活動的人,看起來會比他人有更健康的身體。來自北卡羅納大學的芭芭拉‧佛德利克生教授(Barbara Fredrickson)與來自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人類認知暨腦科學研究所的伯大尼‧寇克教授(Bethany Kok),深入探討了正向情緒、社交連結及健康三者間的關係。
        佛德利克生教授首先澄清了人們對正向情緒的迷思:「人們總認為正向情緒像天氣一樣,是不可控制的。但從這個研究中能夠發現,正向情緒不只操之在我們,還能藉由正向情緒使身體健康。」在研究當中,正向情緒對健康的影響可能不是那麼明顯能夠測量得到。研究者們以「迷走神經張力」(Vagal tone)當作正向情緒在生理上的指標,「迷走神經張力」能夠反映迷走神經的功能及活動,而迷走神經能夠管控心跳速率及情緒,同時也是人們社交投入的核心元素之一。
        研究者推測有較高迷走神經張力的人較容易經驗到正向情緒,從而有比較緊密的社交連結,進而又回饋到迷走神經張力的提升及健康的改善,形成這三者之間的「上升螺旋效應」(※註1)
        為了驗證這個推測,研究者將一半的參與者隨機分配到一個為期6週的課程,課程目的是以冥想的方式來培養他們對自己和他人有愛、同情及善意等正向情緒,參與者被指派在家裡進行冥想活動,但不規定他們需隔多久冥想一次。而另一半的參與者則被告知需要等待,之後才會上這門課。
        研究中一共進行了61天。每一天,這兩組的參與者都要回報自己的冥想、祈禱或是靈性活動,以及情緒經驗跟社交互動。迷走神經張力則會在研究的第一天跟最後一天各測量一次。
        結果最後驗證了研究者的假設。參與課程的組別當中,有人原本就擁有較高的迷走神經張力,而這些人在課程過後都增加了正向情緒,而正向情緒導致了社交連結的增加,進而又回饋到迷走神經張力的提高及身體健康上。而沒參與課程的另一組中,原本就擁有較高迷走神經張力的人,在課程過後張力並沒有實質上的改變。
        「在研究中可以發現,跟他人的連結、回憶或是互動,會是驅動正向情緒跟健康之間螺旋效應的一股動力。」佛德利克生教授對研究結果下了最好的解釋。讓我們一窺正向情緒在健康上的作用,就像是規律運動或健康食品等,它可能是健康的心理因素之一。或許在未來能夠推展到健康、醫療政策的運用上。



上升螺旋效應(註1):佛德利克生教授提出了正向情緒擴建理論(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當中提到正向情緒能夠擴展、建構我們的認知、行為模式,以及本文所提及的社交互動,並進而達到人們的幸福感,而幸福感又會反過頭回饋正向情緒的產生,形成一股不斷上升又重複循環的螺旋。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你媽吃甚麼,你他媽就是甚麼

你媽吃甚麼,你他媽就是甚麼

(文/許弘昇)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
  爺爺是瘦子,爸媽也是瘦子,兒子也會是瘦子。
  這是我們對於遺傳的理解。
  然而,研究發現:
  祖先都是瘦子,但是,爸媽如果暴飲暴食,變胖了,兒子很可能變成胖子。
  飲食習慣是會遺傳的。

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英國諺語)
  
  你吃些甚麼,就會像甚麼。眼睛吸收光線、嘴巴吃、喝進食物,鼻子吸入的空氣,不論是從眼耳鼻舌身何處進入。身體構成的元素,是由所涉入的元素所構成。
  有鑑於前人醫療並不發達,「吃」對於古人是非常慎重的,將甚麼東西放入身體當中,屬於生死交關的事情。飲食不但可以看出文化的底蘊,也可拉近看出獨立個體的特殊習性。

  毛澤東喜歡吃辣,說:吃辣的人革命性較強。

  而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Genetics (IEG)的研究發現:飲食習慣可能不只從社會學習、文化脈絡學習而來人們的飲食習慣,遺傳很可能是重要的影響要素。

  約翰貝克(Johannes Beckers指出:「精子和卵子兩者透過表徵遺傳(epigenetic inheritance)來將肥胖症狀延續到後代

  父母方的飲食習慣,可能會透過精子和卵子來傳遞。他指出是「表徵遺傳」而非「基因遺傳」,不是由於父母方帶有肥胖基因(DNA),而導致子代出現肥胖的症狀。



表徵遺傳epigenetic inheritance
基因遺傳(genetic inheritance
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通過某些機制引起可遺傳的基因表達或細胞表現型的變化
改變DNA序列而引起的遺傳。

  研究人員摒除了文化或是家庭學習等等的社會因素,所以不是由於教育使子代產生肥胖的飲食習慣,進而導致肥胖症狀。摒除的方法是使用體外受精,將實驗白鼠的受精卵植入代理孕母體內,且由代理孕母哺乳、撫育幼體,發現長大後的幼鼠,和他的基因父母親一樣有肥胖症狀和第二型糖尿病。

 很神奇!至於這代表甚麼?
 快回想一下國中生物課本

 



   拉馬克達爾文提出了生物演化的理論(用盡廢退說、化論),指出生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養豆子的孟德爾神父的貢獻,後達爾文主義修正用進廢退說,後天習得的能力並不會遺傳給子代(像是肌肉男的兒子,不會一出生就渾身肌肉)

   本研究卻提出了後天習得能力可以傳遞的可能性。

  使我想到魏斯曼的老鼠實驗,提出質疑:「分明斷掉的尾巴不會遺傳給子代。」但是,尾巴或是肌肉的後天改變不會遺傳,影響肥胖的代謝功能,在此研究中卻發現是可能的。



  有趣的是,研究者也同時觀察到,母親對於兒子的這種表徵遺傳最為明顯。

  所以,你媽吃甚麼,你他媽的可能就是甚麼了。
  而你吃了甚麼,可能他媽的你兒子就是甚麼。
  子子孫孫,綿延不絕。


參考文獻:

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 - German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2016, March 14).
You are what your parents at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rch 26, 2016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3/160314140739.htm